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市场 >详情

徐汇这个街道67个业委会一起干了件大事!共治共享破解社区治理顽疾

行业市场 来源 :新民晚报 2023-03-30 16:19:27

小区各有各的不同,治理难题却多有相似。停车难、僵尸车、楼道堆物、违章搭建……作为社区治理的三驾马车之一,自治力量业委会能否在解决共性问题方面发挥作用?3月27日,斜土街道举行了第一期“彤心业委会”联合会共治沙龙,率先走出了业委会联合探索基层治理的第一步。


(相关资料图)

全市唯一一个

斜土街道是市中心城区典型的居住型社区,77个自然小区中,67个小区已成立业委会。如何让众多的业委会规范、有序、健康运行,向来是街道思考的重要问题。

2020年,“彤心”业委会联合会成立,嘉乐公寓业委会主任韩东萌担任会长。“联合会的活动首先要把人心聚起来,然后才能考虑解决实际的问题。”斜土街道自治办负责人介绍,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联合会通过理事会会议、“慧治家”小课堂培训、设置专门接待时间等多种方式,增强业委会实务履职能力,提升社会治理能级。

2022年,徐汇区业主委员会共治沙龙揭牌,韩东萌成为首届“徐汇区业主委员会共治沙龙”召集人。今年2月份,徐汇区成立区业委会共治沙龙指导委员会。3月27日,“彤心业委会”共治沙龙在徐汇区率先开展了首期活动,这也是徐汇区业委会共治沙龙系列活动之一。

2023年3月伊始,第五届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正式发布,斜土街道《“彤心”业委会联合会:让党员居民“同心”》被评选为优秀案例,这也是所有项目中唯一一个涉及业委会自治的实践案例。

“斜土街道‘彤心’业委会的事例,让我看到了居委会从单兵作战到联合作战的转变。”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俞祖成教授认为,在上海,自治力量的联合是相对比较缺乏的,不同社区之间互相借鉴学习是值得宣传推广和复制的模式。

从单兵作战到联合作战

“说实话,履职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娘家人’。”申信大楼业委会主任谈瑢回忆,几年前,自己刚刚上任业委会主任,就碰上了停车难这根硬骨头。当时位于小木桥路的申信大楼,面临着和其他很多小区一样的顽疾——停车难。小区车位需求多、矛盾投诉多,但公益性收入低、居民满意度低。

这样的开头多少与韩东萌的“惨淡”开场相似,两位业委会主任也迅速产生共鸣。“韩老师推荐我去找街道的自治办、房管所,他们真的给了我很多帮助。”谈瑢很感慨,业委会真不是凭一腔热情就能干得了的,如果对国家相关法规的了解不如业主,马上有业主挑战你。“‘侬来赛伐’,一打交道,分量马上掂量出来了。”

在停车难问题解决过程中,摸清底数成了后期避雷的关键步骤。夏夜里,谈瑢常带着风油精和小扇子一遍遍在停车场摸情况,并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形成了60多条的停车规章。如“停车需阶梯化收费,业主的车按原价收费,业主亲属的车按1.5倍价格收费,非亲属相关则按3倍价格收费”等,甚至还考虑到了电动车充电桩的问题。

在这样细致的、换位思考的条款制定中,获得的反响也很热烈。业主看到自己的利益被充分考虑,也会更加配合基层治理。在经过大半年的人性化处理阶段后,小区停车难问题大大缓解。

申信大楼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在很多方面都具备可借鉴意义。相关负责人表示,“彤心”业委会联合会就是希望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作为各个业委会的“娘家”,为大家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另一方面,联合会也意在赋能业委会,着力将共治沙龙打造成一个解决实际困难的平台。

活动中,市房产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汇区业委会共治沙龙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忻一鸣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能看出业委会集聚资源力量,不回避矛盾,并且已经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正在务实解决问题。”忻一鸣坦言,如果有街道需要“规范引路”的专业知识,他可以做到倾囊相授。

王旭、周夏

图片:由斜土街道提供

标签:

精彩放送

返回顶部